跳到主要內容區

對於博士生、新進教師、一直到資深教授,在不同的學術職涯階段,需要面對的目標與挑戰各自不同,往往也讓人迷失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追尋學術價值。在2025424(星期四),管理學術發展辦公室很榮幸邀請到政治大學蔡維奇副校長演講,在「學術的價值追尋:從自我精進到共益社群」的演講中,國立政治大學蔡維奇副校長以其豐富的學術與行政經歷,深刻詮釋一位學者如何在不同階段累積影響力、拓展格局。他的生涯始於工商心理學的背景,博士班進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後,決心投入管理領域學術之路,積極修課、深耕理論與方法,並從助教經驗中培養教學能力。博士期間,他養成了扎實的學術基本功,也意識到與指導教授合作的侷限,日後透過自學補足論文寫作與研究設計的不足。

回到台灣後,蔡副校長歷經助理教授到副教授的晉升過程,始終堅持研究品質,並投入「工作情緒」的研究領域,透過投稿國際頂尖期刊,與頂尖學者對話,並積極參與學術社群與教學活動,進而獲得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。升任教授後,他則轉而投身於期刊總編輯與學術組織運作,推動人力資源管理學報進入TSSCI、接任管理學報總編輯並推動多項創新變革。其後在擔任商學院學術副院長、商學院院長及政治大學副校長期間,他從制度與資源面帶動改革,包括舉辦學術研習會與工作坊培育年輕學者、建立研究中心、推動跨校博士培育計畫、爭取AOM會議在台舉辦等,擴大全國學術社群與產業的連結。

最後,蔡副校長向與會的教師與博士生們提出幾項建議:建立扎實的學術研究基礎、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社群,並在有機會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時,應秉持服務熱忱,以公眾利益為優先,善用行政管理技巧。此外,他亦強調,學術生涯的關鍵在於找到自身的定位,善用每一個職位所帶來的資源與機會,進而發揮對個人、學術與社會的最大價值。他的生涯歷程展現了一位學者如何從自我精進出發,最終實踐「共益社群」的理念。蔡副校長不但一一回答在場聽眾的熱情提問,他不藏私的分享,也豐富了在場所有博士生、校內外的教師們對於未來職涯的想像。

瀏覽數: